当前位置:

首页

“感谢杨监区长、陈副监区长……为我和我的子女化解矛盾,现在我和我的儿女们都相处得和谐……”

这是来自刑满释放人员曾某给六监区感谢信的内容。

图片

别的罪犯刑满释放是兴高采烈,内心激动,曾某出监却是愁眉苦脸、辗转反侧。带着内心的紧张和不安,曾某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向值班干警陈信请求帮助。

原来,曾某是害怕出监后无法融入家庭。曾某自幼是个暴脾气,年轻时曾有过一段幸福的婚姻,育有三个子女,但由于性格原因,婚姻走到了尽头,而他对三个子女也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后来,又因故意伤害,被判刑。服刑期间,子女们对他一直心存芥蒂,从未来会见过他。

2025年1月,曾某即将刑满释放。离刑释的日子越近,他就越是惶恐不安,心里的疙瘩一直未解开,不知道出去后如何生活,更不知道出去后该怎样去面对支离破碎的亲情,于是就出现了寻求帮助的那一幕。

图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曾某与家人之间的矛盾,在服刑前就已产生,服刑期间又进一步恶化。陈信在了解情况后,安慰曾某并告诉他:“不要担心,我们送你出去时尽量帮你调解。”

监区很快联系到曾某的姐姐,告诉其曾某出监的时间,并请她通知曾某的子女一起来接他。与此同时,干警杨保勇、陈信、卢钦洋组成了一个矛盾化解小组,对曾某与亲人之间的矛盾情况展开分析研判,寻找化解矛盾的突破口。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三名警察的陪同下,曾某在监狱门口见到了阔别已久的亲人们。可是,等待他的不是久别后相拥的温馨,而是亲人们的愤怒和指责。

一场特殊的矛盾化解会就开始了。矛盾化解小组将曾某及其亲人请进办公室,耐心倾听双方的阐述,讲述缘由,再结合曾某已入监服刑接受惩罚的事实,从亲情入手,寻找共鸣和沟通,寻求亲人尤其是子女对曾某的谅解和包容。

亲情裂缝的鸿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填平的,调解的过程没有一帆风顺,在三名干警彼此配合努力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法律角度耐心劝导,用亲情纽带促进理解,稳定双方情绪,始终将双方聚拢在一起,用心用情化解曾某与子女的矛盾。

毕竟血浓于水。经过调解,曾某真诚地向在场的亲人们认了错,而亲人们也饱含着眼泪原谅了他,双方摒弃前嫌,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

如果只有冰冷的理,而没有温暖的情,如果只有硬性的工作要求,而没有弹性的社会责任,这场特殊的矛盾化解不会在这个时刻和地点上演,更不会取得这样的成效。

正是那用心用情的调解与沟通,跨越沟壑的理解与包容,才能消融双方积累了十余年的情感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