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建水,拥有四大名陶之一的紫陶

这里汇集了众多陶艺匠人

在这片灵秀之地

省建水监狱警察牛应查的“工匠精神”

以独特的方式

让迷途者在淬火中重燃生命的釉彩

图片

1

拉胚

一天,性格内向的罪犯李某被浓烈的思亲之潮吞没,蜷缩在监舍角落,情绪濒临崩溃,对任何话语都报以冰冷的抗拒。

牛应查闻讯疾步赶来,面对沉默的李某没有训诫,用一句低沉却带着温度的话语轻轻切入: “你上次说女儿要中考了,还总夸她成绩很好呀!”瞬间让李某红了眼眶。

牛应查接着说道:“她把你写的信摆在书桌,复习时总要看看,总念叨着中考完就来见你。” 

短短十分钟的谈话,打破了李某的心理防线,他痛哭失声。

图片


2

淬火

看似偶然的一次应急谈话,实则根植于牛应查日复一日、如“匠人”般“拉胚、淬火”的精细功夫。

巡查监舍,牛应查从不走马观花,常常会为一个细微的神情或动作停留,也会从日常的教育谈话、改造表现分析、家庭情况摸排中,记录下所有他认为有用的信息,他坚信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都是罪犯新生路上的重要基石。

他深谙,重塑灵魂如同塑陶,看似漫不经心的旋转,实则双手需时刻感知泥料的细微变化,不断调整指、掌、臂的力度与方向,最终完成造型。

图片

类似的谈话案例还有很多。一次谈话中,他脱口而出罪犯枕边那本已经卷边的《平凡的世界》,让因盗窃多次入狱、对社会充满疏离感的张某感受到了被“看见”的温暖,从而积攒起正视过错、重塑新生的勇气…这份细致入微的“看见”,正是牛应查具有的“匠心”。

3

成器

那天,牛应查收到一封来信,信里夹着一张照片:刑满许久的李某系着沾满陶泥的围裙,站在一家紫陶工作室的窑炉旁,手中捧着一只釉色温润的茶壶。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字:“牛警官,我现在学会做陶了。你说得对,粗坯经得住千度窑火,才担得起‘重生’二字。”

牛应查把这封信夹在那本随身记录的笔记本里,轻描淡写地说:“你们看,人就和紫陶一样,磨掉戾气,淬出本心,总能成器。”

图片

那张照片挂在监区宣传栏里,每当有罪犯驻足观看,牛应查总会指着壶身上若隐若现的冰裂纹说:“裂痕经过淬火可以变成美丽的花纹。”

监狱警察宛如制陶匠人

旋转拉胚 守炉淬火

只为淬出本心

让裂痕亦能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