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从大学生村官到监狱人民警察

伍开荣始终扎根一线

把对家乡的热爱

融入到教育改造罪犯工作中

践行着监狱人民警察的坚守与担当


做实教育,搭建文化提升的平台



图片

伍开荣牵头组建教学小组,动员少数民族警察参与“双语”教学,帮助部分罪犯克服语言障碍,使整体脱盲率提升至95%以上。

在此基础上,他又积极参与“罪犯文化学历提升计划”落地,在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024年成功争取到在省西双版纳监狱设立自学考试考点,目前报考人数已从最初的20余人增至200余人,单科合格率稳定在60%以上。

罪犯岩某在今年8月顺利拿到了监狱小学班结业证书,他激动地第一时间写了一封感谢信向伍警官汇报学习情况并表达诚挚的感谢。他在信中写到“我还要继续参加监狱初中班的学习,未来还想报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拿一个‘金灿灿’的大学毕业证。”


编写教材,补齐教学资源的短板



图片

“思路活、点子多、敢想敢做敢担当”是同事们对伍开荣的评价。

伍开荣善于运用谚语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在他的课堂上,“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等脍炙人口的谚语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连,这种知识关联让罪犯对国家方针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直接的体会。这种课堂设计的灵感源于他担任大学生村官期间的工作生活经验。

图片

面对罪犯教育材料不足的情况,他主动参与读本编写,主导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内部教材,并参与编写全省监狱使用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读本》。该读本首印500余册,已在全省推广,成为罪犯教育中的重要学习资料。

他还总结出了一套“听、读、诵、演、行”的教学模式,创新和丰富罪犯学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晚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主题征文、主题观影等活动,为缓解罪犯改造压力,维护监狱持续安全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伍开荣同志先后被云南省监狱管理局评为“三课”教育工作优秀教师、成绩突出教师、教学授课能手。


走出监狱,传递一线干警的声音



伍开荣是监狱青年讲师团成员,从优秀选手到监狱专家评委,他从不吝啬分享个人的经验和心得,经常通过精彩的点评帮助大家进一步把握各自“特性”,始终朝着打造专业化队伍的目标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让彼此的学习和成长相得益彰。

伍开荣充分发挥自己熟悉家乡情况的优势,经常走进辖区开展政策宣讲和交流活动,辖区职工队的活动室、普文镇的党校大课堂等都有他党课宣讲的身影,近三年来,他累计宣讲30多场,覆盖党员群众1500余人次。

他多次代表监狱参加地方演讲、读书会等活动,积极搭建监狱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因表现优秀获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从村官到警察

从田间到高墙

伍开荣始终脚踏实地、专注做事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

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

把该做的事一件件做好

用行动诠释了监狱人民警察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