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作为监狱人民警察,我们的职责就是在她们的回归路上,点燃一盏灯、照亮一条路,将她们改造为合法公民。”从一名新兵小将,到中流砥柱,云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三管区党支部书记、管区长黄文君写满过厚厚几摞的工作记录本都有这样一句开篇语,而她也将自己从警近20年的工作心得与同事们分享,并归纳出“思想润心、文化育心、法治正心、关爱暖心、帮教安心”的“五盏心灯”工作法。在用心用情教育改造罪犯的坚守中,她个人先后荣获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最美政法干警提名奖,获记个人三等功1次。在她的带领下,三管区连续20年实现“四无”目标,多次获记集体三等功,两次被全国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被共青团云南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岗”称号。


暖心安心唤醒迷途心灵


“‘武’能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文’能暖心关怀、精准帮扶。”说起黄警官,三管区的每一位警察和罪犯都能说出不少自己和她之间的小故事。在同事眼中,她业务能力精湛,是团队的主心骨;在罪犯心中,她是可以掏心窝倾诉的对象,也是遇上困难后第一时间想求助的人。大家对黄文君的信赖与认可,却是她用18年坚守一线的点滴积累起来的。

2007年,刚走出校门的黄文君考入云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三管区正式成为一名监狱女警,而这也是云南全省唯一收押女性未成年罪犯的管区。作为家里的第三代监狱人民警察,从小耳濡目染父辈工作作风的她满怀热情与自信投入到工作中,但没想很快就被现实困难泼了冷水:“面对和我年龄相近,甚至比我年长的女犯,我‘发怵’了,不知道用什么立场和她们说话。即便提前看过女犯的基本资料,也做了不少功课,但在我努力和她们交流中却发现,谈着谈着话题就被她们带偏了。”相较于早已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的女犯,刚走入社会的黄文君就显得非常青涩。

既自责自己业务能力有待提升的黄文君,也无数次为这些本该和自己一样“白纸一张”的女孩感到惋惜。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理性分析了工作困难的黄文君用心捕捉着女犯内心变化的每一个细节,她记得有罪犯在谈话中说自己出监后想做志愿者……在黄文君看来,大部分未成年犯思想脆弱、行为习惯差、不接受批评,想要把她们转化为守法公民,绝非易事,但于黄文君自己而言,用心用情感化女犯的点点微光都足以支持她做好教育改造工作,而这也是她对胸前党员徽章最好的回应。

初到三管区时,黄文君便遇上了一个“刺头”,女犯石某因思想偏执、冲动易怒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并因法纪意识淡薄而对抗教育改造,多次受到处罚。没有犹豫,黄文君主动要求包干石某的教育改造工作,这期间,出现过因黄文君岗位调动,石某又出现了对抗改造的情况;也出现过,黄文君即便调岗也坚持关注石某的学习生活动态,并了解找准石某抗拒改造的成因,以此为突破口帮助石某慢慢打开紧闭的心门,目前仍在服刑的石某已成长为一名班组负责人,每当说起黄警官时,她总会说:“我很幸运,在人生低谷时遇到了善良、正直、温柔的你。感谢你一路的陪伴、鼓励、包容,教导了我学会了做人做事,珍惜、感恩!”

“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唯有触及灵魂深处的教育,方能使罪犯产生发自内心的转变。”黄文君告诉《法治日报》记者,监狱人民警察就是一名心理治疗师,唯有用关爱温暖了他们、才能真正治愈了罪犯的“心伤”,才能唤醒他们的悔过之心,激发改造内生动力。


润心育心照亮罪犯新生路


2012年,因工作出色,黄文君被提拔担任分管教育改造工作的副管区长。黄文君明白,这意味着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长期的工作积累,让她倍感时代在发展,罪犯的特点也在变化,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就得创新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黄文君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管教经验,结合女性罪犯的特点,带领管区同事一起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改造方式方法,成功打造出一系列特色教育品牌,做到以法为尊、以严塑身、以情感人、以教促归,着力帮助未成年犯重塑自我、走向新生。

每次值班到夜深人静洗漱完后,黄文君都会回到监舍做最后一遍巡查,这是她从警多年来的习惯,监舍的女犯们也发现了这一点,便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找她倾诉烦恼。虽然谈话内容少有大事,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情绪与纠结,但黄文君从没有因琐碎而忽视过任何一个人的谈话请求,彻夜长聊更是常有的情况。“我无法忽略每一次谈话,担心辜负了她们的信任。”黄文君清晰记得每一位女犯找她谈话时的情景。

一次,一位女犯主动申请找她谈话后,却在二人面对面时犹豫了,女犯两只手尴尬地架在桌上,手指用力地互相搓来搓去许久,最后却说:“我下次再说。”没有催促与打扰,黄文君静待她的二次谈话申请。好在,在第二次谈话时,女犯在把眼泪吞进肚子后,终于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黄文君:“其实,待在监狱对我来说挺好的,至少安全……”原来,这位女犯幼年被亲戚猥亵,父母虽然知晓但却没追究,甚至不予理会。在安全感极度缺乏的情况下,让她觉得唯有靠过硬的拳头才能实现自我维护。最终,这位女犯因故意伤害罪入狱,而童年的遭遇却成了她挥之不去的阴影,她一方面否定着自己,另一方面又希望从这些痛苦的经历中早日解脱,与黄文君交流后,黄文君用春雨般的细腻一点点帮助她打开心结,化解心魔……

“家庭的‘缺爱’与‘溺爱’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黄文君带领管区同事认真梳理罪犯的实际情况,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党建+普法”“党建+帮教”等品牌,一方面建立服刑改造全周期导师制度,由罪犯选择信任的责任警察,负责罪犯服刑期间改造、学习、生活的教育指导,为每一名罪犯制定精准的教育改造方案。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特殊家长座谈会”“电话家访”等机制,积极探索推进多元参与的教育改造模式,搭建起罪犯与家属的沟通桥梁,增强罪犯的改造信心。并通过打造普法帮教品牌,建立涉罪未成年人就业帮扶机制等,主动联系驻地企业,对即将刑满释放人员开展就业指导推介,做到以严塑身、以情感人、以教促归,着力帮助未成年女犯重塑自我、走向新生,创新构建了行之有效的“收、管、教、帮、评、访”管理体系。


扩大法治外延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勿以恶小而为之。同学们,不要以为吸烟、饮酒、逃学都是小事,如果不学会自律,今日的小放纵极有可能会在未来变成大错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新学期伊始,在做好管区各项工作的同时,黄文君的身影又陆续出现在法治教育进校园巡回讲座的现场,她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向广大青少年认真讲解着未成年人常见的违法犯罪的行为以及预防方法。

“谢谢黄警官的教诲,当初要是有人像你一样教我法律知识,告诉我犯罪危害,我肯定不会误入歧途。”这是一名即将刑满出狱的未成年犯向黄文君袒露的心声,也正是这句话深深触动了黄文君。“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发生,维护未成年人切身利益,黄文君积极与驻地职能部门联合开展普法教育,走进驻地各大专院校、中小学开展“送法入校,护未成长”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升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她还围绕如何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积极参与编印《云南省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册》,参与警示专题片《青春之殇》法治教育微电影《归途》拍摄,参与完成未成年人犯罪和教育矫治心理历程大型舞台音乐剧《拯救》,参与组建省未管所青年讲师团等,用实际行动为法治云南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